2024年以来,岳阳市扎实推进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,通过强化宣传引导、拓宽志愿者登记渠道、挖掘推广典型案例等举措,不断凝聚社会共识,让“生命延续”的大爱理念深入人心,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亮眼成效。截至2024年6月11日,岳阳市累计已有2.1万余人实名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;自2011年完成首例人体器官捐献以来,全市共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73例,其中捐献肾脏332个、肝脏144个、心脏3个,成功挽救811名患者的生命;同时完成眼角膜捐献61例,帮助百余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,用生命的“接力”书写了动人的人道篇章。
主题宣传发力,点燃参与热情。 6月11日,在第八个“中国器官捐献日”当天,岳阳市卫健委、市红十字会、市中心医院联合在巴陵广场举办“器官捐献挽救生命—生命的延续需要您的关爱与奉献”主题宣传活动。活动现场不仅设置咨询台普及捐献知识,市中心医院专家团队还同步提供医疗咨询与义诊服务,以“科普+便民”的形式拉近与公众的距离。此次活动反响热烈,共有18名市民当场咨询并完成登记,正式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。
典型案例引路,传递大爱温度。岳阳市注重以身边人、身边事带动社会参与,挖掘出多则感人至深的捐献典型案例。受助反哺显担当:云溪区居民陈滢因身患重病曾获社会多方帮扶,在政府及志愿者协助下,她不仅被纳入低保,还获得了医疗救助。为回馈这份温暖,2024年1月,陈滢与75岁母亲周翠华一同登记成为人体器官(遗体、组织)捐献志愿者,用“受助者反哺”的行动诠释了大爱传递的意义。 退役军人勇践行:虽暂无2024年岳阳退役军人器官捐献直接数据,但湘阴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贡献可圈可点。该服务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,已有近四百名老兵参与造血干细胞登记;2025年该县首位退役军人捐献者肖浪的战友罗操,曾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,其事迹还被编入红色教育读本,从侧面展现了岳阳退役军人群体对生命捐献事业的积极响应与担当。
凝聚社会共识,彰显岳阳力量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不仅为医学科研与临床救治提供重要支持,更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核心载体。2024年,岳阳市通过持续宣传、完善保障机制、树立典型榜样等方式,逐步打破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壁垒,让“自愿、无偿、利他”的捐献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同。
2.1万余名登记志愿者的支持、173例成功捐献的实践,既是岳阳市民文明素养与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,也为全省乃至全国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贡献了坚实的“岳阳力量”。下一步,岳阳市将继续深耕相关工作,让生命的火种持续传递,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。
